本站公告
|
園林論壇
您的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> 園林論壇
如 何 防 治 樹 木 盆 景 的 害 蟲
作者: 張輝 張素琴 鄭秀梅 來源:衡水園林局 瀏覽:次 推廣此文章
為害樹木盆景的害蟲有四大類即:食葉性害蟲、刺吸性害蟲、蛀食性害蟲及食根性害蟲。 1、食葉性害蟲 幼蟲口器均為咀嚼式,咬食葉片造成葉子孔洞、缺刻甚至全部食光,僅留下葉脈。常見種類有:刺蛾類、尺蛾類、葉甲類等。此類害蟲大多以幼蟲為害,如鱗翅目的蛾、蝶類;只有少數種類幼蟲、成蟲均為害樹木。如葉甲、金龜甲等。多數種類食性雜、危害重。防治方法以人工捕殺和藥劑噴殺為主,在害蟲數量不多或幼蟲群集危害時可直接捕殺。常用的殺蟲劑以選用擬除蟲菊酯類和生物制劑為好,此類藥劑高效低毒,對環(huán)境污染小,如除蟲菊酯類、蘇云金桿菌、白僵菌等。噴藥時期以幼蟲初孵化的為害初期為宜。 2、刺吸式害蟲 若蟲、成蟲均為刺吸式口器。危害葉片及其他幼嫩組織,造成莖葉褪綠、萎蔫、卷曲、畸形、蟲癭等,還會傳播病毒病及引發(fā)煤污病。常見種類有蚜蟲類、介殼蟲類、網蝽類、螨類等。此類害蟲具有種類多、個體小、繁殖快、蟲口密度高、危害重、防治難等特點。在防治上要勤檢查,時刻了解蟲口密度,及時噴藥。對一般種類在植物萌芽前噴1—2次3—5度石硫合劑,可鏟除越冬蟲卵;萌芽后每10天左右檢查一次,當達到一定蟲量(蟲葉達5%以上)及時噴藥。如殺滅菊酯2000—2500倍液,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等。 介殼蟲是昆蟲中最奇特的一個種類。其雌雄異型,種類多,形態(tài)及生活史各異。危害樹木的均為雌蟲。多數種類固定于葉片或枝干上刺吸危害。雌成蟲體表大多分泌有一層厚厚的蠟質,藥劑很難穿透,故對殺蟲劑的抵抗能力很強,目前尚無理想高效的藥劑。所以,藥劑防治介殼蟲一般要選擇在幼蟲孵化期,未形成蠟殼前才能奏效。介殼蟲的孵化期一般較長(20—45天左右)故噴藥要連續(xù)多次,一般每隔5—7天噴一次,連續(xù)3—6次。藥劑應選用內吸性強的藥劑,如氧化樂果,濃度800—1000倍。除藥劑防治外,還可采用人工刷除、修剪蟲葉、蟲枝等方法。 3、蛀食性害蟲 多以幼蟲為害,口器咀嚼式。幼蟲鉆蛀到植物體內為害,形成各種形式的“蟲道”,使枝干受損,易折斷、枯死。常見種類有:天牛類、吉丁蟲類、木蠹蛾類等。防治方法:捕殺初孵化的成蟲;發(fā)現樹皮松動并有褐色樹液流出,可用小刀挑開樹皮,刺殺初孵幼蟲;有蟲進入木質部后,可用鋼絲鉤鉤殺,或將80%敵敵畏乳劑5—10倍液用針筒注入蟲道內,或將浸有敵敵畏原液的藥棉塞入蟲道深處,并用濕泥封閉蟲道口。 4、食根性害蟲 害蟲口器多咀嚼式,專咬食樹根,在盆土中為害,主要有蠐螬、白蟻等。為害嚴重時可結合翻盆防治,一般情況下,用80%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90%敵百蟲1000倍液澆根部即可殺滅。
上條新聞:我局積極創(chuàng)建市級文明單位
下條新聞:創(chuàng)建園林城市知識問答
|